设备模型库基于组织内实际使用的设备型号进行构建,主要包含以下对象类型:机柜、网络设备、板卡、组合模型。
建议修改为: “基于组织内的常用型号构建线缆模型库,主要包含以下类型(示例):
光纤跳线: 如 LC-LC-OM4-2
MPO预端接光缆: 如 MPO-MPO-OM4-8, MPO-MPO-OM4-12等铜缆跳线: 如 RJ45-RJ45-CAT6, RJ45-RJ45-CAT6A”
用户可将成熟的、常用的场景(例如,包含标准图框、常用的机房布局)保存为模板。当需要创建新场景时,可直接从模板库中选用,一键生成初始框架,极大地统一了视图规范并提升了设计效率。
根据项目规划需求,将项目的网络拓扑按业务面拆分成不同的逻辑划分,通过生成与批量连接等功能,高效完成各业务拓扑内的设备互联设计。
1.创建基准模板设备: 在拓扑中创建第一台设备,并详细配置其板卡模块。
2.应用命名规范: 为该设备设置一个规范的名称,名称应包含机房、角色、型号、序列号等关键信息(示例:CSM-SPINE-16800-001-001)。
3.批量生成设备: 使用系统提供的基于模板批量生成功能,快速创建剩余所需设备。系统将自动复制基准设备的板卡配置,并按序生成后续设备的名称(如CSM-SPINE-16800-001-002...)。
完成设备生成后,可通过“批量连接”功能,快速创建设备之间的物理线缆。连接完成后须核对:线缆总数、设备端口连接等信息是否完全正确。核对时可利用“数据”-“编辑表”或“对端分析”等功能进行快速校验。
批量连接完成后通过数据->编辑->批量修改->修改线缆所属业务面,以便导出不同业务面的sheet表格。
应用拓扑布局算法,对网络拓扑结构进行自动排列,使拓扑结构更规范简洁易读。
选择“视图”-“场景”-“2D平面图”->选择现有的CAD图纸->创建新的机房场景。
首务必确保导入的图纸比例尺设置正确。该图纸仅作为建模的底图参考,工作的核心是保证模型尺寸的准确性,无需花费精力处理图纸本身的视觉整洁度与无关细节。
参照导入的CAD图纸创建机房墙体、柱子、门等机房建筑元素。
参照导入的CAD图纸平面布局,生成对应数量的机柜,机柜名称示例:IT301-A-01(机房名称-列名-机柜编号)。
参照导入的CAD图纸平面布局,创建对应尺寸的桥架,同时根据桥架实际高度设置安装高度属性值(选择桥架->右键“属性设置”->找到“安装高度”->填入值->完成),桥架名称示例:L1-001、安装高度2800mm。
依据网络拓扑图,将已规划的设备,上架到指定机房内相应机柜内。
依据网络拓扑图,将已规划的连接线缆,布放并端接到指定机房内相应机柜的设备上。具体实施时,需严格根据设计文档选择以下两种方式之一:1) 设备直连; 2) 通过配线架(对于光缆连接,即指ODF)跳接。
上架完成需验证拓扑内的设备与线缆数量,是否与在机房内操作上架设备与线缆数量一致。可通过页面下方的数量进行快速核对。
将机房内的线缆敷设到桥架。
如自动敷设结果不能完全满足设计要求,可以通过手动敷设调整。
分析桥架容量是否超标,如果线缆占用超出容量限制,可以通过手动敷设调整线缆路由。
将设计数据导出为EXCEL表格,导出表的数量与格式根据各组织设计输出要求会有不同。
设备ID生成资产二维码
属性自定义资产信息
导出资产报表
导出EXCEL格式资产报表,格式可根据项目实际需求定制。
分析——机柜分析,从多维度对机房机柜容量进行统计分析。
参照数据中心规划设计流程。
通过监测扩展模块实时采集设备实时功率数据到设备属性“峰值功率(W)”。也可以按机柜或列来采集数据到机柜或列头柜。
通过集成研华ECU-1051网关,采用Modbus协议采集温湿度传感器、空调等环境监测控制设备数据到监测扩展模块,实现环境数据的实时监测与现场控制。
通过集成研华ECU-1051网关,采用Modbus协议采集配电设备、UPS等电力设备数据到监测扩展模块,实现电力数据的集中实时监测与现场控制。
实现数据中心机房布线与链路的设计、查询、分析管理。
实现从园区-建筑-楼层-机房-机柜-设备-板卡-线缆的2D/3D可视化。
系统内置部分标准大屏,也可以根据项目实际定制化大屏。
室外光纤网络项目运营管理流程如下:
根据资源管理区域、设置合适的地图区域(地图层级和地图中心点)。
根据实际计划,参照GIS地图经纬度规划管段、光缆路由;估算项目投资成本。
针对现有资源可采用RTK设备精准采集生成KML/KMZ数据后导入系统。
5.3.2.2 生成栅格子孔
通过生成功能管段定义栅格子孔。
通过敷设将光缆自动或手动敷设到栅格子孔。
对光缆纤芯成端接续定义光纤链路。
框选设计资源对象导出数据与图纸,支持导出EXCEL、PNG、DXF、NVL等格式,为项目建设提供设计数据。同时对现场进度进行跟踪,实时设计更新数据。
通过链路、最优路径、容量等功能分析为业务开通、扩容、排障提供数据支撑。
详见“部署运维手册”。
通过IPAM管理为监测对象分配IP地址。
通过属性设置的“监测类型”为监测对象选择监测模板,如果是大量设备可通过批量修改属性进行批量设置。
根据实际告警类别需求设置告警级别。
通过实时监测功能监测网络管理对象指标;通过远程控制下发指令功能远程控制对象。
导入建筑立面图->创建楼层对象->导入楼层平面图。
生成工作区信息面板->生成桥架。
创建楼层配线间机柜->根据信息点数量设计配线架与交换机;定义配线架端口名称与信息面板端口名称一致。
通过同名连接创建水平线缆->敷设线缆到桥架。
设计总配线间机柜、配线架、交换机。
在楼层配线架与总配线架之间建立光缆连接,然后通过成端功能进行纤芯与配线架的端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