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当前视图场景类型。
在线GIS地图: 引入GIS地图创建地图场景(在线地图须连接互联网,离线地图需下载离线地图数据上传至服务器或连接本地GIS地图服务器),支持多种在线与离线地图源,可在不同地图源与图层之间切换。
2D平面图:支持DWG/DXF/JPG/PNG/SVG/MP4等格式文件创建场景。
3D空间模型:导入3D场景模型创建场景,支持0BJ格式3D场景模型(须选中模型所有文件一次性导入,包括0BJ数据文件、MTL材质文件、贴图文件等)。
空白场景:创建一个空场景,适用于手动搭建场景或创建网络拓扑图。
当进入一个空白视图 或 通过视图-场景 打开时,会出现模版库选项,点击进入显示当前可用模版列表,选择模版可导入到当前视图。项目应用中可将常用的模版放到模版库,在创建项目时可直接引用,提高规划设计效率。
定义鼠标移动到对象上时,是否开启黄色标签以及显示的内容。
通过显示下拉按纽可以开启或关闭左侧工具栏、右侧工具栏、标尺。
单击标尺拖动,会生成对齐线。
尺寸:视图区宽高定义,单位:像素。
比例:定义视图比例尺寸。选择“点击拾取”,在视图场景上拾取一段线,然后输入实际的物理距离,系统会自动计算比例尺。(注意:拾取的线段越长,计算的比例尺越精准。)
初始:定义进入视图初始显示方式
宽高自适应:选择宽或高数字大的一面自适应视图区。
宽自适应:选择宽自适应视图区。
高自适应:选择高自适应视图区。
画板:视图区背景颜色与透明度设置。
背板:背板颜色设置。
天空(仅3D视图):设置3D视图天空的颜色或背景图片。
边距:视图区边框的边距。
网格:视图区背景网格的大小,一般设置为600与静电地板大小相同。
全部锁定:锁定当前视图所有对象,禁止编辑。
实现视图区缩放与自适应,主菜单视图-缩放与右下角缩放功能一致。
进入一个层级节点视图,快捷键D;返回到上一个场景视图,快捷键U。
通过视图切换按纽可以在2D视图、名称视图、型号视图、3D视图、第一人称视图之间切换。
创建主要功能是在视图区创建各种实例对象。nVisual的实例对象包括图标、建筑、机柜、设备、连接、文本、形状、图片、任务、附件共9类。
序号 | 类型 | 说明 |
---|---|---|
1 | 图标 | 逻辑图标节点,无内部视图 |
2 | 机柜 | 机柜节点,有内部视图 |
3 | 设备 | 物理设备节点,有内部视图 |
4 | 连接 | 图标或设备之间的连接 |
5 | 文本 | 纯文本对象,用于视图标注 |
6 | 形状 | 常用的各种标准图形、用户自定义一个线框区域 |
7 | 图片 | PNG\JPG\SVG\GIF等图片 |
8 | 任务 | 创建任务类型、优先级等 |
9 | 附件 | 与对象关联的文件 |
nVisual具有丰富的模型,模型库主要包括如下几类模型:
当本地模型库没有所需模型时,可以通过下方的在线模型库查询,在线模型库包含了大量设备厂商的模型。
当本地模型库与在线模型库都没有找到所需模型,而且手头也没有设备的图片时,可以通过快速自定义模型先定义一个模型使用,后续可以再慢慢优化模型。
依据对话框输入设备相关参数,即可快速生成一个自定义模型。
拖拽模型放置在视图区生成对象实例;
方法1:拖拽模型放置到机柜对应U位生成设备实例;
方法2:双击机柜空闲U位,从拓扑或其它视图选择待上架设备。
3.2.2.3 批量创建对象
选中模型后,在视图区点击创建对象实例,按ESC键取消;
先创建好一个实例,然后选中实例后,shift + c + 鼠标左键拖拽即可批量创建。
先创建好一个实例对象,然后选中实例后,右键生成,输入要生成的数量,然系统会根据输入的数量批量自动生成实例对象。
*批量生成实例对象支持自动生成组号与序号,例如:第一台设备合名为SPINE-XH16800-001-001,后续生成的设备会自动根据组数与数量生成对应的组号与序号(注意:是根据第一台设备生成的,所以第一台设备的组号与序号即为起始号,同时第一台设备的板卡配置、命名、属性也会成为后续生成设备的参照)。
图标连接图标(画逻辑拓扑图):
选择线缆进入连线模式——鼠标移至起始对象上选择连接点——鼠标移至终止对象选择连接点——连接完成。
端口连接端口(物理设备连接):
选择线缆进入连线模式——鼠标移至起始设备点击设备显示端口列表——选择起始端口——鼠标移至终止设备点击设备显示端口列表——选择终止端口——连接完成。
第一步:批量选择起始设备——快捷键S——批量选择终止设备——快捷键T,将起始设备与终止设备加入到批量端口连接列表。然后根据连接模版批量创建连接。具体连接模版如下:
顺序连接:根据端口选择顺序创建起始与终止端口之间的连接。
CLOS连接(交叉多对多连接)
选择起始设备与目标设备——定义端口范围(可用于连接的端口)——定义端口组(连接起始端口与一次连接的数量)。
服务器上行连接(多对一)
选择服务器放在起始列表里(注意是必须放在起始列表)——选择上连设备放在终止列表——定义端口范围(可用于连接的端口)——定义端口组(服务器上行端口与交换机的起始端口、上行连接的数量)。
配线架连接
当两台设备之间连接需要通过配线架链路时,可以采用配线架连接模版,系统会自动分配可用链路(也支持人工修改)。详见“从拓扑上架线缆到机房”。
同名连接
起始与终止端口名称相同的两个端口进行连接。
当两个设备处于不同的层级,例如:A建筑的交换机与B建筑的交换互联,可以通过复制连接的方式(批量连接也可以实现)。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选择起始设备端口——复制——选择终止设备——连接——选择线缆类型——创建连接成功。
当视图存在大量设备或设备在子视图时,我们仅仅想看到需要参与连接的设备,这时可以使用拓扑连接:选中当前视图所有需要连接的对象,选择拓扑连接,系统会根据拓扑层级自动把需要连接对象排列在视图,以便进一步进行连接,例如:需要把机房内A01\B07\D08\C09机柜的设备参与到连接规划中,则选择A01\B07\D08\C09机柜,然后选择拓扑连接。连接完成,按ESC键推出拓扑连接模式。
选中起始对象与终止对象,按L快捷键,系统会自动创起始与终目之间的连接,线缆默认采用你上一次使用线缆。如果选择多个对象,系统则会创建多个对象之间的串行连接。
选中起始对象按CTRL-C,然后选择终止对象,按L快捷键,系统会自动创起始与终目之间的连接,线缆默认采用你上一次使用线缆。如果选择多个起始对象与目标对象,则会创建起始与目标之间的矩阵式连接。
选中线缆——生成——栅格子孔定义窗口。
从线缆模型库选择线缆——然后点选图标或设备——按住shift键在视图区创建对象,对象之间会自动创建线缆连接(适用于管段管井规划场景)。
选择设备——上架——筛选待上架设备——选择上架方式(依据容量上架、依据名称上架)——选择待上架机房——分配设备到机柜——上架完成。
依据容量上架:依据空间、电力人工分配设备上架U位与数量。
依据名称上架:设备名称包含待上架机柜与U位信息(具体名称格式:AA位 指机楼信息——例如:本项目机楼号:A2 (指的是A2 机楼);BB位 指机房信息,由机房类型+房间号构成(如果所有房间号不重复,也可以仅使用房间号)——例如:WL301(指的是网络301机房), IT301(指的是IT301机房);CC位 指机柜信息,由机柜列+机柜号构成——例如:B01(指的是B列01号机柜), C03(指的是C列03号机柜);DD位 指设备安装U数信息,选起始U位为标识——例如:22U(指某设备安装起始U位为22U)。设备命名:AA-BB-CC-DD,示例:A2-WL301-B02-22U)。
选择线缆——上架——筛选待上架线缆——选择上架方式(设备直连、配线架连接)——上架——上架完成。
系统默认会自带一部分属性字段,其中包括一部分系统会用到的系统字段(详见附录“系统保留字段”),实际项目中用户可以通过“添加属性”增删改字段,点击属性值右侧的小眼睛,可以开启或关闭字段值在视图中的显示(注:通过图层也可以批量开关)。
对象属性值可以手动输入,也可以通过API接口实时更新,例如温度属性,可以接收温度传感器数据,实时更新温度属性值。
对象属性值支持固定值或列表值,可以在模型库管理里对字段值类型进行定义。
*对象的型号支持通过下拉列表更换,但机柜需要具有相同的U位,设备需要具有相同的插槽与端口才可以替换。
关于对象IP地址设置请参考“IP地址管理IPAM章节”。
针对对象的显示效果,主要用于对于不同状态或生命周期阶段的的表现形式,可以手动设置,也可以通过监测模块自动更新显示效果。
设置鼠标双击对象后的动作,有以下几种类型:
选定对象,创建-任务,可对针对当前选定对象生成工单任务(注:查询、派发、跟踪工单任务需通过工单扩展模块进行)。新增工单任务窗口界面,可根据项目实际需求自定义界面和字段,详见二次开发文档。
对象与文件关联,以根据对象查询相关文档。关联成功后,对象右下角会出现附件图标。
系统内置了13种自定义图形,可以根据需要自定义创建图或组合图形。
删除对象会删除当前视图对象以及对象的子集。删除对象并不会真正删除,会放到回收站里面,可以从回收站里彻底删除或恢复,详见系统管理“回收站恢复删除数据”。 为保证数据安全,需要在删除后90才可以彻底删除数据。
隐藏对象后,可以通过在空白区右键的“解除隐藏”恢复隐藏的对象
剪切粘贴对象可以将一个对移动到一个新的位置,支持跨层级剪切,剪切后会重新根据层级关系刷新线缆显示。
复制粘贴会根据源对象创建新的对象,包括源对象的子集,但超出源对象范围的线缆不会被复制。例如下图,框选两台设备与线缆,不会复制其中一台设备对外连接的线缆。
针对点资源:通过格式刷可以批量将目标对象的大小修改为源对象大小一致。
针对线资源:通过格式刷可以批量将目标线缆的颜色粗细栅格子孔修改为源线缆一致。
针对点资源,可以创建一个快捷方式,快捷方式指向源对象。
手动敷设
选择光缆——右键菜单——敷设——手动敷设——选择管段——双击选择子孔——完成敷设。
自动敷设
选择光缆——右键菜单——敷设——自动敷设——系统会自动推荐一条最短路径——选择路径——完成敷设。
自动敷设
选中线缆——敷设——自动敷设(依据最短路径、端口定义的出线方向和桥架层级)。
手动敷设
当自动敷设不能满足需求时,可以通过手动敷设进行调整:选中线缆——筛选线缆——选择途径桥架——确认完成敷设。
注:
1、 设备端口属性有以两个系统字段,“出线方向”用于定义此端口连接的跨列线缆出线方向(走列头、走列尾);“桥架层级” 用于定义此端口连接的线缆走那一层桥架(针对多层桥架场景,如没有定义默认走L1,**双层桥架命名须用于L1/L2形式开头)
2、 敷设线缆在桥架上的分离距离由全局参数signedDistance定义,默认是1,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这个参数。
routing direction 出线方向 定义跨列线缆出线方向(走列头START OF ROW、走列尾END OF ROW)
tray level 桥架层级 L1/L2,桥架名称需包含L1/L2,如:L1-001
routing direction | 出线方向 | 定义跨列线缆出线方向(走列头START OF ROW、走列尾END OF ROW) |
---|---|---|
tray level | 桥架层级 | L1/L2,桥架名称需包含L1/L2,如:L1-001 |
在机柜视图选中线缆——敷设——自动敷设——完成选中线缆柜内敷设;
在机柜视图不选线缆——敷设,系统会提示如下:
outle hole | 出线孔 | 线缆从机柜的出线位置: |
---|---|---|
Left Front Hole | ||
Right Front Hole | ||
Left Middle Hole | ||
Right Middle Hole | ||
Left Rear Hole | ||
Right Rear Hole | ||
Front Rectangular Hole | ||
Rear Rectangular Hole | ||
Cable Manager Routing 1(最下面1个) | ||
Cable Manager Routing2 | ||
Cable Manager Routing3 |
建立光缆的光纤与ODF光交箱端子之间的连接。
单端成端(适用于室外光缆):选中光交箱——右键成端接续——选择光缆——选择纤芯——选择端口——成端。
两端成端(适用于数据中心):选中一根或多根光缆——成端——选择成端规则——两端成接端
**纤芯连接ODF成端规则依据TIA-568-C.3,具体说明如下:
TYPE-A顺序连接:1-n连接1-n;
TYPE-B反序连接:1-n连接n-1;
TYPE-C交叉连接:1-2/ 2-1。
通过熔纤包实现两根或多根光缆纤芯之间的对接。操作步骤:选中熔纤包——右键菜单——成端接续(如果是光纤熔纤包自动进入接续操作)——进入成端接续窗口——点击起始需接续的起始与终止光缆——弹出光纤接续窗口——选择纤芯——接续/断开。
——
割接:在光缆段需要增加熔纤包的位置右键菜单——选择割接——弹出割接窗口——选择熔纤包规格(新建/利用现有熔纤包)——割接完成(会自动创建一对一接续)。
反割接:在光纤熔纤包上右键菜单——反割接——删除熔纤包。
选择光缆——右键菜单——盘留——选择盘留点(一般是井)——弹出盘留窗口——输入盘留编号与长度——完成盘留设置。
选中一列(组)机柜(最大数量40机柜)——组合编辑——进入多个机柜设备落位图编辑视图。
**双击机柜U位,也可以从拓扑选择设备上架。
每一个对象在视图区都自己的图层位置,当一个对象位于另一个对象上一层时,会遮挡住下一对象。置于顶层将对象置于当前视图最高层。
置于底层将对象置于当前视图最低层。
将对象上移一层。
将对象下移一层
将当前对象大小设置为系统默认大小,会更新模型库定义的大小值,这样下次创建新的对象时,会依据模型库的配置创建。但对已创建对象不会产生影响。
将所选对象设置为系统默认(模型库里默认设置)大小。
设置多个对齐方式
根据设备的拓扑层级定义,以树型方式布局拓扑。
布局规则:
弹力布局(也称为力导向布局)即根据节点之间存在互斥力,相互连接的节点间存在引力, 弹力布局运行一段时间后,整体拓扑网络结构会逐渐达到收敛稳定的平衡状态。
将曲线线缆设置为直线。
当两个对象之间有多根线缆连接显示重叠时,分离可以将线缆按一定距离分开显示,合并可以将多根分开显示的线缆合成一根。
取消刚刚完成的增删改操作,快捷键Ctrl-Z;
重做刚刚取消的增删改操作,快捷键Ctrl-R。
以表格形式统计当前层级下所有图标、设备、机柜、线缆的数量。
点击数量,显示当前型号对象明细表。
以表格的形式编辑当前层级下所有对象数据。包括名称、型号所有属性数据。
此处编辑数据会同步影响视图区对象数据。
选择需要修改的对象——批量修改——选择需要修改的属性——选择规则
自定义
自定义支持用户通过系统内置的规则字典,重新自动生成值,主要包含节点类、链路类、共它3大类字段集,例如:批量生成机柜名称,可选择自定义字符[A-]顺序编号01,这样根据选择的对象数量可以自动生成A-01、A-02、A-03…..的名称,匹配顺序依据选择顺序。
手动输入
如果需要生成值非常复杂,可以通过手动编辑或AI生成的方式,以“;”分隔输入到值输入框,系统会依据选择顺序自动匹配每一个“;”分开的值。
内容替换
如果仅仅需要替换原值中的部分字符,可以使用内容替换。
批量删除对象记录,删除的记录可以通过回收站恢复。
数据编辑表默认仅显示了常用的对象属性,如果需要显示其它属性,可以通过列选择器选择属性加入表格。
系统默认会根据比例尺精准计算线缆长度,当我们需要手动调整计算方式时,可以通过自定义线缆长度计算方法实现。**重新计算线缆范围为当前层级及以下层级所有线缆。
线缆长度手动计算方式包括:输入固定值、精准计算+余量值。
3.5.4.1 导入Excel
支持将Excel表格数据导入进来。
将NVL数据文件导入到当前视图。NVL文件是nVisual专用的数据文件格式,主要用于数据交换与备份。
支持以KML/KMZ的形式导入。
以EXCEL表格形式导出当前层级与子层级下所有对象数据,导出的多个EXCEL文件会被压缩成一个ZIP包。
将当前视图导出为PNG图片,支持2D/3D/GIS等视图的导出。
将当前视图对象导出为CAD的DXF格式,仅持2D/GIS视图的导出。
导出当前层级与子层级下所有对象数据到一个NVL文件。NVL文件是nVisual专用的数据文件格式,主要用于数据交换与备份。
将当前视图导出为PDF文件,支持2D/GIS视图的导出。
用于将GIS地图上对象导出为KML/KMZ格式文件,以便与其它GIS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在地理信息系统中,KML(Keyhole Markup Language)和KMZ(Keyhole Markup Zipped)是两种常用的文件格式,用于存储和展示地理空间数据。
将数据以日期形式筛选并同步到其它项目(主站-分站之间同步数据或离线终端同步数据到项目)。
以某一个对象为中心,查看这个对象所有的对外连接线缆与对端对象(快捷键shift-z)。
选择线缆或端口——查看链路——在视图右侧显示物理链路,包含中间经过的每一跳。
以选定设备为中心,在视图区右侧显示指定跳数的物理拓扑图。
寻找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右键——最优路径——以此为起点——选择终止对象——以此为终点,系统根据最优路径算法,生成两条路径方案。
在视图上点击选择起始与终止点可以连续测量长度。
通过OTDR测试链路断点距离,在链路起始端口——长度定位——输入断点距离(单位:m)——定位到断点物理位置。
多维度分析当前机柜容量,主要纵维度包括:
当前桥架敷设的条数或线缆桥架占用率两个维度分析桥架的容量。**桥架容量分析需要在模型库设置桥架和线缆的宽/高尺寸(单位:mm)。
根据机柜当前的温度属性(温度℃)值生成2D/3D温度云图。机柜当前的温度属性(温度℃)值可以通过部署温度传感器进行采实时采集。
nVisual内置的各种资源统计仪表板。
此功能等同3.2.6
此功能等同3.6.3
此功能等同3.6.2
此功能等同3.3.12
查看光缆的纤芯业务占用情况信息。
查看对象的实时监测信息。
查看管段内的穿缆信息。
当视图对象较多时,可以通过图层开关控制显示,图层开关不会真正删除对象,仅仅是关闭显示,图层分为默认图层和自定义图层:
依据项目层级关系自动生成目录,目录显示名称根据模型库定义的“层级标识”属性值显示。
当默认目录不能满足需求时,可以通过自定义目录重新组织目录结构。
通过关键词模糊搜索资源对象,快捷键CTRL+F。搜索范围:
为对象分配IP地址——点击对象属性IP——弹出IP设置对话框——选择子网(需要定义IP地址段)——选择IP地址——确定分配。
定义IP地址段——新建——输入CIDR(示例:192.168.100.0/24)等信息设置可用于分配的IP地址段。
在IP段管理中选择CIDR地址——打开当前地址段IP地址状态列表信息。
选择设备——属性设置——设置IP地址——选择监测类型——等待约60S——右键分析/实时监测——查看监测数据。
**实时监测网络对象需要“监测扩展模块”支持或者对接现有的监测系统(监测模块配置参考“部署运维手册”),监测类型为系统预定义的监测模版,不同的监测模版预定义了不同的监测方法与数据,通过选择对应的监测类型,相当于为设备指定监测方法与采集数据集。
可以选择设备或端口批量下发指令,需要在服务器可以执行对应的指令,实际当中可以编写执行脚本执行特定任务,脚本传参格式如下:
设备下发参数格式:脚本 IP
端口下发参数格式:脚本 IP端口名称
举例:要执行交换机端口enable指令,编写脚本switch_port_enable接收交换机IP与端口名称参数switch_port_enable 192.168.1.128 GE1/0/1,具体脚本可以通过过AI来编写。
显示当前系统接收到的告警数量与对应告警信息表。
开启/关闭告警语音提示音。
点击告警分类上的数字,可以打开告警列表,显示所有告警信息,点击告警“跳转列”链接可以跳转到对应告警对象视图。
设置登录系统后的默认主题风格,用户也可以自定义主题风格,详见二次开发“自定义主题风格”。
系统首次登录会根据浏览器默认语言显示,如果想改变默认显示语言,从此处修改默认语言。
手动退出当前登录用户,如果超过10分钟没有操作,系统也会自动退出。